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原创新闻】杨新农:四十年坚守,只为一份“信得过”的乡村教育情怀

    信息发布者:阳绍军
    2020-06-04 10:05:25    来源:魏源湖畔   转载

    杨新农:四十年坚守,只为一份“信得过”的乡村教育情怀

    文/阳琼 聂婷


    “孩子们,加把油啊。营养餐储存室必须一尘不染,一点马虎不得哦!”61日,隆回县六都寨镇中心小学营养餐储存室里,一位敦实的男老师正在和学生一起拖地、抹货架。古铜色国字脸上镌刻着几道皱纹,看上去稍带疲惫。鼻梁上架着的近视镜里透出坚毅而慈爱的目光。这位老师就是被人赞称为“信得过”的杨新农,本期他担任四年级152班语文教学,同时还承担学校营养餐管理工作。

    四十年了,还过3年就将告别我一生钟爱的学校和孩子们。杨新农老师伸出四根手指,说明着自己的教龄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,杨新农高中毕业时还是个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。毕业当年的9月正好赶上公办教师招考,一举高中。随后被分配到离家20余公里外偏僻的鸟树下小学任教。就这样,杨新农在这所最艰苦村小里,开始了他的乡村教师生涯。

    “相比乡镇中心那些条件好的地方,贫困偏远山旮旯的孩子可能更需要一位像我这样的‘孩子王’老师。我也是满腔热血扑在工作岗位上,希望带着山里的孩子们快乐成长,快乐学习。”回忆起当年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,杨老师感慨良多。



    “革命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从教四十年,杨新农先后被调往8所学校任教和担任负责人。生活中的杨新农老师不善言辞,却始终以勤字当头,勇于担当。领导们因此十分信任他。因为他每到一处,就把学校当成家,把工作视为命。是一个不计个人得失,能把工作干出精彩来的“信得过单位”1991年他被调往辰河小学担任校长,一接到调令就立即赶往学校。当他踏入辰河小学的一刹那,不禁被这所村小残破的景象惊呆了:教室的窗子上没有一块玻璃,泥土地面坑坑洼洼,学生课桌裂缝短腿,很多还得用红砖和石头垫起来才勉强可以使用。

    学校条件差是客观事实,但人的主观意识不能消极,志向不能懈怠。老师是园丁,孩子们是花朵。环境育人,学校就该成为学生成长的花园。”这是乡村老师杨新农的朴素教育理念。面对学校当时的窘况,他没有气馁。一方面带领教师给学生上好课,给孩子们鼓足学习的信心,长起他们做人的志气。一方面着手改造学校的硬件设施。仅仅只用了半年时间,用他那笨拙的嘴和勤快的腿,向上级和学校所在村争取到了改造经费。一年后,学校面貌焕然一新。当年因学校建设成就斐然,原六都寨区在辰河小学召开了所属乡镇学校建设现场会。

    四十载里,三尺讲台上,杨新农老师则用爱心和专业悉心培育着孩子们。他因学施教,不断创新教学方法,让每个孩子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。“不少学生对老教师不太那么喜欢,对老教师上课会有点莫名排斥。但生活中不善言辞的杨新龙老师,一到课堂上就似换了一个人。风趣幽默,讲课引人入胜,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的课。”杨新龙的搭班教师刘咪说。

    在杨新农老师的办公室里,笔者见到了一摞尺来厚的本子,这是杨老师多年积攒收藏的备课本,以及10多万字教学心得和读书笔记。“给学生一碗水,教师必须有一桶水。即使有了一桶水,也不一定当得好新时期的教师。”杨新农一直践行着朴素的教育理念,也从未间断自己的充电和学习。



   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杨新农老师崇高的师德,突出的业务技能,高超的教学艺术,使他成了乡村学校里一棵永不老去的常青树。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与付出,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,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尊重。

    “习惯了学校天空的灿烂,习惯了孩子们的天真,习惯了粉笔末的‘甜杨新农说,他热爱讲台,一直会坚守到退休的最后那一刻,只为收获一份让老百姓“信得过”的乡村教育情怀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